蜕变之翼:《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educated

· 读书笔记

或许每个选择背离故土的人心中都有一座“巴克峰”,里面是我们生临此世的印记、是与更广阔的天地间的鸿沟、是多年以后耳畔仍会不时响起的回音、是我们一生都挥之不去的、以某种身份经历过的生命之源。
塔拉的巴克峰,其中是固执己见的父亲拒绝着政府、科技、医疗、教育等一切外来事物;是聪慧知礼的母亲逐渐信奉丈夫那自给自足的生活逻辑,使一家人的生活就此圈定在为世界末日做物资储备的牢笼里。在这个牢笼中,人的情感是冰冷的。父亲不顾一家人的安危执意选择在风雪夜开车回家,使母亲在明可以预料的车祸中惨遭不幸;让多个子女在他的废料场做操作切割机、攀爬起重机等危险工作,使儿女们纷纷受到重伤。在这个牢笼中,患者没有任何医疗机构的救助,伤痛反被称为是上帝的恩赐。无论是因车祸而脑震荡的母亲、因在废料场做重活被重物砸到的哥哥、还是在爆炸中烧的全身瘫痪的父亲,都只能在受伤后以最快速度跑回家用母亲的草药治疗。在这个牢笼中,教育是政府无用的教化。没有一个孩子被送去学校,如果想要学习就必须躲避父亲以免被呵斥去完成废料场永远都做不完的体力工作。在这个牢笼中,根深蒂固的封建侵蚀着这个家庭每个人的思想认知,继而是产生的行为、养成的性格。哥哥肖恩对待女性的态度不仅使他的多个女友遭到伤害,更是给自己的亲生妹妹的一生都带来了毁灭性打击。只要不理会哥哥的无理要求,塔拉就会遭到一顿毒打。在男友目睹了这恐怖的一面之时,塔拉忍着手腕被折断的疼痛强装微笑以表明这只是一场闹剧。除了暴力的哥哥,偏执的父亲会用最难听的话语去侮辱塔拉任何露出肌肤哪怕是一点点脚踝的装扮。父亲往塔拉的观念中不断填充着:每一件紧身衣和每一寸肌肤都代表着诱惑。象征着那个最难听的词语。
原生家庭思想的荒芜、观念的陈腐滋生着逃离的欲望。在另一位哥哥的影响下,塔拉凭借自学在第二年考上了大学,去接受她完全陌生的教育。在新知识面前,她是一窍不通的;在同学们的生活方式之中,她是格格不入的。但是在教育的逐步影响下,她的学习能力,以及在巴克峰那些被强加的落后观念正在慢慢淡去。在她学业步步高升的同时,往事又从被遗忘的深渊爬上全然一新的生活。回到巴克峰,在废料场从事无止境的体力活,遭受哥哥无理的毒打,接受父亲对教育无止无休的批判以及惟命是从的母亲为避事而去扭曲事实。塔拉在这两种生活中是挣扎的,似乎她费尽心思将学业表现做到了最好她也改变不了自己的身份——那个废料场里破布旧衫的女孩。
“我奉上帝之名,为你作见证,灾祸就在你面前。他会将你彻底摧毁,把你打倒在谦卑的深渊。而他将听不见你的求饶。”
经过多年的挣扎,她心中关于过去与现在、故土与世界的争执在父亲说出这一番话时便结束了。此时的她无比确定自己的选择。多年的学习只为了让自己获得超越父亲赐予的真理,并形成自我的思想。父亲要驱逐的也不是恶魔,而是这个自己。多年以后,再次回到巴克峰。她所召唤的过去的自己已没有回应,做出的决定都不再会是那个她做出的决定。不论被什么样的回忆包裹着,我们都有权利做全新的自己。内心强大,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从十几年被迫赋予的思想到逃离山峰去外界受到的教育让一个人彻底地改头换面。学会真正的思考可以让我们摆脱不堪回首的过往、可以让我们拒绝他人施加的认知去形成独属于个人的见解,让我们重新认识世界也接纳自己。
只有饱尝人生的苦难,才能真正成长。人从一种蜕变中获得的价值远远高于在平平无奇的生活寻得的出路。人在每一次困境的挣扎中收获的心境远远重于在一马平川下抵达目标的自豪。无数人声称要寻找生命的意义,可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维持现状地盲从,在人来人往的大千世界默默穿行,完成日复一日普通的必要的工作却没有任何成长,让生命伴着不停息的时间可怕地一天天流逝至死亡。如果能从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中获得自己的思想,能从自己对未来的渴望中获得激励的力量,能每天都有所为地安心面对夜晚的降临,那么一切的挣扎、困顿、迷茫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带给我们馈赠,是内心的勇敢,是成长的滋味和灵魂回归的方向。